1.标准版赵云
出自《三国演义》刘备对赵云的赞词“子龙一身都是胆也”。
在汉中之战时,黄忠去偷袭曹操的粮草,赵云与黄忠约定,过时不回的话,赵云便带人接应。过了约定时间,黄忠还没有回来,赵云便带了几十人出去找,正好遇到曹操的先锋部队,赵云带着几十人冲入,打乱了敌军阵型,接着返回营寨。返回营寨的时候,副将张翼建议赵云坚守,而赵云则下令偃旗息鼓,将军营伪装成空的。曹军到达营寨前担心有伏兵,不敢进入,这时候,赵云命令手下士兵大声呐喊,擂鼓造势。曹军觉得营内有伏兵,大举后撤,赵云命令士兵用连弩射杀敌人,曹军仓皇逃窜,战死的和坠入汉水的人不计其数。
汉水之战赵云反败为胜,也是扭转全局的重要战役。获胜的第二天,刘备来到赵云军营,称赞“子龙一身都是胆也”,封赵云为“虎威将军”(界限突破赵云的称号)。
在游戏中,获得战功的条件是“使用赵云在一局游戏中发动青釭(gāng)剑特效杀死至少一名角色”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讲,青釭剑原是曹操的佩剑。曹操有宝剑二口:一名“倚天”,一名“青釭”;倚天剑自佩之,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。在长坂坡之战中,赵云从夏侯恩的手上夺了青釭剑。并使用这把剑在长坂坡怀抱幼主突围。
那青釭剑砍铁如泥,锋利无比。……(赵云)夺了那口剑,看靶上有金嵌“青釭”二字,方知是宝剑也。……云力战四将,曹军一齐拥至。云乃拔青釭剑乱砍,手起处,衣甲平过,血如涌泉。……有诗赞曰:匹马单枪敢独行,摧锋破敌任纵横。皆称飞虎一身胆,不负英雄千古名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一回
其实,三国时期是没有青釭剑的,青釭剑也不存在于中国。《三国演义》之中很多武器都是罗贯中先生想象的,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青龙偃月刀、丈八蛇矛、方天画戟等等,这些武器在那个年代是不存在的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赵云一出场就被冠以少年将军的名号。
赵云是汉朝建国名将之后代,出身比较有威望。赵云拜当时的枪神童渊学习枪法,武艺超群。在公孙瓒和袁绍的界桥之战中,赵云救下了公孙瓒。
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,飞马挺枪,直取文丑,公孙瓒扒上坡去,看那少年:生得身长八尺,浓眉大眼,阔面重颐,威风凛凛,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,胜负未分。……
瓒忙下土坡,问那少年姓名。那少年欠身答曰:“某乃常山真定人也,姓赵,名云,字子龙。本袁绍辖下之人。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,故特弃彼而投麾下。不期于此处相见。”瓒大喜,遂同归寨,整顿甲兵。
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
2.界限突破赵云
赵云的枪名叫“涯角”,出自《全相三国志平话》,是三国演义的前身。这本书中明确的说到了赵云使用兵器的名字,而且还给出了这个名字的意思:“赵云使用一条枪名曰涯角枪,海角天涯无对。三国志除张飞,第一条枪。”
长坂坡之战中赵云的七进七出,可谓空前绝后。
第一回合:赵云与曹操大军混战,丢了甘夫人糜夫人及阿斗。
第二回合:赵云找到甘夫人后遭遇曹仁部将淳于导,将其击杀,并救下糜竺。
第三回合:刺死背剑将军夏侯恩,夺得青釭剑。找到糜夫人及阿斗。糜夫人投井自尽,赵云怀抱阿斗杀出。
第四回合:赵云刺死曹洪的部将晏明。
第五回合:赵云遭遇曹操上将张郃,赵云坐骑陷入土坑,后逃脱。
第六回合:赵云遭遇原袁绍手下四将,马延、张顗、焦触、张南,并遭到曹操重兵包围。杀死曹操战将五十余员。后突围。
第七回合:赵云杀出重围后遭遇夏侯敦部将钟缙、钟绅,将其杀死。
见上文【龙胆】。
3.神赵云
神赵云是血战长坂、单骑救主时的赵云形象。
游戏中神赵云的血限只有两点,此技能在濒死时发动,就像长坂坡上的他一样,看似快被杀死,逼到绝境,实则置之死地而后生,越战越勇,照样冲出重围,死里逃生。
民间传说赵云本身就有双龙护体,但为人低调,三国初期无多大名气。后长坂坡救阿斗,阿斗本为真龙转世,原本是要一统中原,复兴汉室的,被赵云护在怀中,赵云便是胸藏真龙,故长坂坡七进七出,几十万曹军无人能挡。后赵云救出阿斗去见刘备,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,龙魂刚出世不久,屡受惊吓,又见刘备是八爪金龙,以为要加害于己,便一头钻进赵云胸甲中不出来了,毕竟赵云救过它,它觉的赵云的怀里比较安全。结果,阿斗失了龙魂,成了傻子,虽然后来称帝,终究再难复兴汉室。赵云身怀真龙之魂,自长坂坡之后,威名大震,成了常胜将军。
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,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、长坂坡之战、荆南平定战,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、汉水之战、箕谷之战,都取得了很好的战果。除了四处征战,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,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,以翊军将军督江州,也是五虎上将之中最为善终的。几乎没有败绩,稳的出奇。传说其有五龙护身,有天照应。
见上文。
4.SP赵云
血染征袍透甲红,当阳谁敢与争锋!古来冲阵扶危主,只有常山赵子龙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
总结一下《三国演义》中赵云的六次冲阵场面:
1、【磐河首战】“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,左冲右突,如入无人之境。公孙瓒引军杀回,绍军大败。”(赵云初登场,冲阵能力初显,救公孙瓒)
2、【穰山救主】“高览后军忽然自乱,一将冲阵而来......云纵马挺枪,杀散后队,又来前军独战张郃。”(冲阵斩将,救刘备)
3、【八门金锁】“云不追赶,却突出西门,又从西杀转东南角上来。曹仁军大乱。”(受命破阵,带军冲阵)
4、【血染长坂】“这一场杀:赵云怀抱后主,直透重围,砍倒大旗两面,夺槊三条;前后枪刺剑砍,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。”(长坂坡救阿斗)
5、【汉水显威】“云大喝一声,挺枪骤马,杀入重围,左冲右突,如入无人之境。那枪浑身上下,若舞梨花;遍体纷纷,如飘瑞雪。张合、徐晃心惊胆战,不敢迎敌。云救出黄忠,且战且走;所到之处,无人敢阻。”(汉水之战救黄忠)
6、【长枪依在】“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,今见其英勇如昔,谁敢交锋?赵云马到处,阵阵倒退。赵云匹马单枪,往来冲突,如入无人之境。”(独诛四将来冲阵,犹似当阳救主雄。)
白马银枪是赵云的典型形象。而这匹随赵云冲锋陷阵白马是怎样的呢?
民间传说,长坂坡上,令赵云七进七出,落入陷坑生而又能飞跃而起的那匹马,名叫“夜照玉狮子”(又叫玉兰白龙驹)。这匹马头至尾一丈二,蹄至背八尺多,大蹄腕儿.细七寸,竹签耳朵刀螂脖,干棒骨,开前胸,就象欢龙一样。为什么叫“玉兰白龙驹”呢?因为这匹马和普通马不一样。马的左耳朵里边有一块记,就象一朵玉兰花一样,其实这不是记,是角,犄角。马肚子一边有四个旋儿,其实这不是旋儿,是鳞。头上长角,肚下生鳞,都说那不是马,是龙,起码是龙种。
这匹马出自西域,在西域称作“赛龙雀”.龙雀,就是传说中的风神。在汉武帝时期西域有个乌孙国,乌孙国的大宛马非常出名,跑起来比风神还快。这种马也叫天马,“天马行空,独往独来”,就从这儿来的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乌孙国,乌孙国王知道汉武帝爱马,就送给汉武帝十几匹大宛马。赵云的这匹马.就是纯种大宛马赛龙雀。
冲锋之势,有进无退!陷阵之志,有死无生!月华如水,清汉如灯,弹刀清啸,饮血归鞘;沙土扬扬,黄云漫漫,战马奔驰,乱箭穿杨;安知男儿归何处?马革裹尸死沙场!漆夜无星,烛光无泪,提杯问盏,醉解千愁 ;霏霏雨雪,瑟瑟寒风,刀舞长空,枪出如龙,安知男儿奔何方?擂擂战鼓夺城池一曲终,胡不见君哭。——《三国志·云别传》